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社會生產力的直接體現,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基礎。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體現了我們黨保持經濟穩中求進的堅定信心和應對當前復雜形勢的戰略定力。
保持經濟穩中求進必須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根基
實體經濟是我國人民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實體經濟的形成與發展過程,是人類滿足自身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過去,人類解決溫飽和短缺問題,依靠的是實體經濟的發展;未來,人類要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和水平,仍需要依靠實體經濟的發展。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動經濟建設,從根本上講,還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而這必然依賴于實體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因此,發展實體經濟是由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決定的,是我國人民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
實體經濟發展推動我國經濟建設取得偉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新的偉大成就,2021年我國GDP總量達到了114.4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為2012年的1.8倍,占全球經濟總量的18.5%;人均GDP達到80976元,比2012年增長69.7%,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2551美元,超過世界人均水平。這些成就的取得,關鍵在于我國一直致力于發展實體經濟,經濟基礎和發展戰略自始至終沒有脫離以工業制造為核心的實體經濟。面對國際國內的復雜形勢,我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牢把握實體經濟這一根基,按照新發展理念要求,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顯著進展。目前,我國經濟增長質量穩步提升、經濟結構在調整中改善、企業效益趨向好轉、新的增長動力機制逐步形成,我國正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變。
實體經濟作為直接創造社會財富的經濟活動,是現代產業體系的基礎部分。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由社會經濟活動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相互關系和內在聯系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其中,制造業作為實體經濟的主體部門,也是核心部分,發揮著基礎性、主導性和引領性作用。發展實體經濟必須要抓住制造業這個“牛鼻子”,筑牢實體經濟的根基,才有可能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虛擬經濟應當產生并服務于實體經濟,有效發揮其媒介資源配置的功能,以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相反,如果虛擬經濟脫離實體經濟,則會產生經濟泡沫,帶來經濟社會風險,甚至削弱整個經濟的長期競爭力和增長基礎。我國在建設現代經濟體系時,必須牢牢把握實體經濟這一核心,而金融、房地產等虛擬經濟要回歸于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否則整個經濟體系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應對當前復雜形勢必須做強做優實體經濟
當前,我國正面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的交織影響,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顯著增多,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保持戰略定力,做強做優實體經濟是應對當前復雜形勢的根本。
首先,做強做優實體經濟是提高我國綜合實力,應對國際競爭的根本選擇。縱觀歷史,世界上任何一個強大經濟體,無一例外地都要依賴于一個龐大而高效的物質生產體系,一個國家的競爭力源于其組織大規模分工協作的廣度、深度和復雜程度。目前,全球價值鏈加快調整和重構,大國之間的戰略競爭日益激烈,在這種情況下,哪個國家具備更強大的實體經濟,尤其是更強大的制造業,那么就會在競爭中占據優勢,更好地統籌發展和安全。
其次,做強做優實體經濟是解決我國經濟結構性矛盾的根本途徑。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樣面臨著一些結構性矛盾,對未來發展造成了一定挑戰。一是產業結構失衡。很多行業中產能過剩與產能不足并存,社會資本大量向一些領域集中,造成了嚴重產能過剩問題,同時很多領域存在嚴重產能不足,甚至很多產能過剩產業的高端環節,也依賴于大量進口。二是區域結構失衡。部分東部沿海地區已進入工業化后期,而部分中西部地區還處在工業化前期。三是收入結構失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收入差距迅速擴大,基尼系數長期維持在0.45以上,近年來雖然出現明顯下降,但仍大大超過國際警戒線。面對這些問題,必須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最后,做強做優實體經濟是化解金融風險的根本手段。金融風險是當前中國經濟最突出的重大風險之一,而造成金融風險的根本原因,就是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背離。資金在金融體系內自我循環,會形成巨大的虛擬經濟“泡沫”,成為吸納社會資源的引力“黑洞”,導致金融風險。化解金融風險的最好方法就是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吸引虛擬經濟重新回歸實體經濟,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國家財政收入的增長和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逐漸消除資產泡沫,降低杠桿率。
以創新驅動戰略提高實體經濟發展質量
目前,中國已建立起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系,并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然而經濟“大而不強”的問題仍十分突出,很多企業缺乏核心技術,在關鍵環節受制于人,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為提高供給體系質量,著力提振實體經濟,就必須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等,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第一,加強基礎研究,激勵自主創新。要加大對世界科技前沿、具有前瞻性、引領性的基礎研究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加快推進新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加強新技術產品的品牌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公平開放透明的競爭環境,建立有利于企業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
第二,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加快發展智能制造,促進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為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第三,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著力解決“卡脖子”問題。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組織各層面優勢創新資源,推動產學研一體化,針對一些共性技術、關鍵技術、核心技術進行集中突破,形成推進自主創新的強大合力。
第四,優化競爭環境,釋放企業創新活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強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提高侵權行為成本,確保市場機制的公平高效,為企業家捕捉盈利機會、創新商業模式、從事經濟活動提供支持。(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原磊 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